寵物領養要點,你準備好了嗎?

領養寵物的管道、手續與心態準備,以及幫助領養寵物融入新環境,都在這篇文章告訴你。讓你與寵物的關係更加踏實長久,安心享受毛孩子給你的甜蜜陪伴!

領養寵物的心態準備

領養寵物前,除了確認自身的環境適合與否,以及經濟能力能否承擔外,更要在心態與知識上有健全的準備,才不至於在期待與現實的落差中,被挫折打敗而萌生放棄的念頭。因此要考量的重點是:

  • 了解要領養的貓狗之前是否受過人類給予的創傷以及嚴重程度。
  • 毛孩被領養初期會有的反應有哪些?
  • 如何為認養的毛孩建立安全感?
  • 如何訓練毛孩的生活規範?
  • 當飼主遇到挫折時,有哪些支援系統可以求救?

了解以上這些問題並調整好心態,就大致上完成心態上的準備,來迎接家庭新成員!

延伸閱讀:鏟屎官的入門課!領養前要思考的10件事

領養寵物的管道有哪些? 差別是什麼?

政府單位行政院農委會
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
清楚標示各地收容中心的資訊,以及等待認領養寵物的基本資料。目前有近萬隻左右的寵物等待主人中。
民間單位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等由民間愛貓狗人士發起的協會,兼具救援照護功能。大多數協會會不定時舉辦認養活動,民眾可在活動現場直接與寵物互動。
網路社團FB上的社團
或其他社群平台
比起以上兩者有編制的單位,網路上的送養程序比較單純,但也較為沒有保障。

領養寵物的手續

綜合所有認領養單位,在辦理手續時不外乎有以下程序內容:

  • 年滿20歲且無棄養紀錄
  • 攜帶證件親自到現場辦理領養手續(繳交規費視單位而定)
  • 與貓狗第一次接觸,確認後簽訂領養資料,做政令宣導與諮詢
  • 為寵物健康檢查,並依照政府規定植入晶片,施打狂犬病預防針
  • 同意寵物成年後進行結紮
  • 定期打預防針
  • 同意接受後續追蹤和家庭訪視

延伸閱讀:領養不棄養

領養寵物帶回家後的注意

寵物回家後,以輕柔的方式告訴寵物這是牠的家,在寵物沒有恐懼反抗的情形下,可以為牠介紹環境。如果有特別的抗拒行為,先讓牠自由躲在喜歡的空間,等待時間以食物引誘招喚牠出現,並觀察紀錄寵物的行為變化。

最好空間裡隨時有人可以陪伴,或是給寵物一個獨立空間與玩具,幫助建立安全感,也限制寵物可能破壞家具與環境的程度,並安排時間固定互動培養情感。

在開始適應環境後,漸進式安排進行生活禮儀的訓練,如:上廁所的訊號與位置、熟悉牽繩的穿戴、規律的作息…等等。

觀察、陪伴與訓練,在初期尤其重要,飼主的耐心與穩定是寵物的安全感來源。認領養寵物是一件善事,給予一份愛去撫慰可能流浪的生命,雖然照顧一顆受傷的心非常不容易,但正是因為如此,才在我們彼此的生命中留下別具意義的亮點!

延伸閱讀:貓的一生